你知道咱们每个月工资条上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的吗?哈哈,不知道吧?今天我就来给你详细讲一讲个税的计算过程,学会了这个,你去给同事讲讲,他们肯定都会觉得你是个大神!
首先,咱们得知道一个公式,那就是个税的计算公式。个税的计算公式其实挺简单的,就是:应纳税所得额 = 月收入 - 五险一金 - 起征点。这其中的起征点,现在咱们国家规定的是5000元。
接下来,我们就用这个公式来一步步计算。比如说,你上个月工资是10000元,五险一金是2000元。那么,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 - 2000 - 5000 = 3000元。
有了应纳税所得额,我们就可以开始算个税了。个税的计算是按照累进税率来的,也就是分段计算。现在咱们用的是2019年的新税率表,一共分为7个级别。我简单跟你过一遍:
1.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,税率是3%;
2. 超过3000元到12000元的部分,税率是10%;
3. 超过12000元到25000元的部分,税率是20%;
4. 依此类推,直到最高的第七级,超过90000元的部分,税率是45%。
好,我们接着算。刚才我们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是3000元,那么这部分就要按照3%的税率来计算。计算出来就是90元。
但是,这里还有一个速算扣除数,这个是为了简化计算过程而设定的。每个级别的税率对应一个速算扣除数。对于我们刚才的3000元,速算扣除数是0。
所以,你上个月的个税就是:90元(应纳税额) - 0元(速算扣除数) = 90元。
现在,我们来做个小拓展。如果工资更高怎么办?比如,你的月收入是15000元,五险一金还是2000元。这时候,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5000 - 2000 - 5000 = 8000元。
这8000元怎么算呢?我们得分段来看。首先是3000元,按照3%的税率计算,然后是剩下的5000元,按照10%的税率计算。计算过程如下:
3000元 * 3% = 90元
5000元 * 10% = 500元
然后我们把这两部分加起来,再减去速算扣除数210元,就是最终的个税了。所以,个税就是:90 + 500 - 210 = 380元。
看,个税的计算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吧?只要你掌握了这个公式和税率表,基本上就能轻松算出个税了。下次同事再问起来,你就可以跟他们好好讲讲了,保证让他们对你刮目相看!哈哈,学会了没?